近日,学院章德玉教授“溅射靶材高纯金属制备关键技术”科研团队研发成果“生物质基减水剂制备系列发明专利”经甘肃省科技厅备案,成功与兰州鑫瑞东混凝土有限公司以技术许可使用的形式完成技术转让,转让费用40万元。此次专利转让,是章德玉教授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需求,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突破,不仅为“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开发了新的应用途径,也标志着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领域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章德玉科研团队在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及超重机设备研发,有色金属镍钴铜、稀有金属金银锇钌、高纯钛铬锰的提纯技术及设备研发,混凝土外加剂、聚羧酸系减水剂和生物质减水剂的研制及应用,工矿企业三废治理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多项成果已实现产业化。章德玉教授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企业横向课题13项、成果转化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2项;授权国家专利70余件,获甘肃省专利发明人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此次专利转让,既为兰州鑫瑞东混凝土有限公司的低成本高性能减水剂技术革新注入了潜在关键动力,也进一步打通了学院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通道,实现了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产业需求的高效对接。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始终坚持“科研服务产业、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强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教师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开展应用研究。此次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是学院培育高质量科研成果、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开启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契机,为学院更深入地把研究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和转化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搭建更广阔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助力更多优秀科研成果落地生根,为区域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动能,为学校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驱动力。
审核:杨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