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深挖教学科研立德树人专业动能。11月20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甘肃省先进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及甘肃省高校新型分子材料设计与功能重点实验室邀请邀请福州大学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青年)人才、博士生导师张贵刚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博士生导师欧鸿辉研究员来校进行交流,学院师生代表150余人参加活动。

学术报告会上,张贵刚研究员系统介绍了结晶氮化碳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的优势和挑战,针对氮化碳热聚合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科学瓶颈,分享了其科研团队近年来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通过提高氮化碳聚合物结晶度,加快光生电荷分离和转移;发展了聚合物单晶合成和动力学调控新策略,提升了全解水量子效率;发展了光生电荷高效利用新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太阳光利用率。欧鸿辉研究员致力于光催化CO2还原反应研究,针对反应过程中动态活性位点难识别、C1中间体副产物多难抑制以及C1中间体界面反应路径复杂难调控等难题,开发了多模态结构表征技术,实现了动态演变的活性位点,以及表面H2O氧化和CO2还原的活性位点的精准识别;提出*COOH中间体的C侧吸附构型优化调控策略,实现了C1中间体物种的选择性生成;提出了中继中心介导C1中间体定向传递的策略,实现了C2+产物选择性和产率的显著提升。

座谈交流环节,学院负责人介绍了学院办学历史、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情况。张贵刚和欧鸿辉研究员就发挥教学科研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科研育人,和学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张贵刚研究员提出为有效发挥教学科研在立德树人中的引领作用,形成科研育人与师生协同的良好格局。要明确导师核心责任,统筹学术与人格培养;融入价值引领与家国情怀,强化育人导向;加强协同育人,推动科教产教融合;深化导学关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院在党建工作、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未来,学院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建引领、教学科研、学生发展贯穿立德树人全阶段,形成新时代“三位一体”立德树人生态共建机制。
张贵刚简介:福州大学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青年)人才、福建省杰青、“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四完成人)。主要从事新型高结晶氮化碳光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性能研究,迄今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JACS、Angew. Chem. Int. Ed.(11篇)、Adv. Mater.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6篇,论文SCI他引12000余次,入选“爱思唯尔”2022、2023、202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等。
欧鸿辉简介: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长期致力于光/电催化剂结构设计、以及反应器设计等催化反应过程强化方面的研究。截至目前,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PNAS(1篇)、Nat. Commun.(1篇)、J. Am. Chem. Soc.(2篇)、Angew. Chem. Int. Ed.(5篇)、Adv. Mater.(4篇)等化学化工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40余篇。总被引超过7000余次。曾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审核:杨本群